法国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法国观察>>法国评论>>正文
  •  首页 
     中心概况 
     法国观察 
     专家团队 
     学术研究 
     制度建设 
     信息平台 

法国评论

法国艺术简介

2018年10月17日 20:30  点击:[]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侦探小说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侠盗亚森罗平,和乔治·西姆农的梅格雷探长。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法国人喜爱体育运动,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网球、橄榄球、地滚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车环形赛等。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五大电影节之一,每年5月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为期两周左右。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

一、法国城堡文化艺术

卢瓦尔河起于法国中部高原,全长1024公里。中世纪时,法国贵族和皇室为了躲避连年的战争袭扰,开始在该河中游河谷兴建城堡。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国王从巴黎迁到了卢瓦尔河谷地区。近1个世纪,卢瓦尔河谷成为了法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宫廷所在地。16世纪初,法王弗郎索瓦一世被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所折服,并盛情邀请了许多包括达·芬奇在内的才华横溢的意大利艺术家,营建自己的艺术王国。法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艺复兴时代。卢瓦尔河畔也曾是文化娱乐和节目盛会的场所,散发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芳香,其景观早已端现在法国作家拉贝莱和巴尔扎克的笔间和成为文人沙龙的诗歌背景。目前,在该河两岸苍翠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葡萄园间,点缀着大小不同、风格迥异的350多座城堡和15个公园。这一带旖旎的景致博得了“法兰西花园”雅号,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昂布瓦斯皇家城堡(是卢瓦尔河谷第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法国皇家城堡),兴建和复建于1516世纪。从瓦卢瓦王朝开始,法国国王就在这里居住,皇室、贵族、大臣、骑士、艺术家等上万名达官贵人也随后相继定居在国王周围,很多影响法国乃至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弗郎索瓦一世国王(生于1494年,1515年登基,1547年去世)是该城堡复建的资助者,作为瓦卢瓦王朝的继承者,他在昂布瓦兹城堡出生,并长大成人。

1515年带兵亲征意大利时,这位本来就热衷于艺术的年轻国王被意大利辉煌的文艺复兴艺术彻底折服。于是在其左右总是簇拥着不少法国大文豪,如拉伯雷、比埃尔·德·龙萨、若阿西姆·杜·贝莱等,其中也不乏意大利知名艺术家拉斐尔、提香、达·芬奇。弗郎索瓦一世想通过艺术家的双手,把他的寝宫昂布瓦兹皇家城堡装点成一座意大利式的宫殿。

  城堡原先只是一个磨房,后由法王查理八世重新扩建。城堡建筑风格是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并引用卡特达拉装饰手法和充分运用自然光,属于建筑艺术的一大革新。查理八世和他的继承人路易十二,又先后建造了2个用于马车进出城堡的40米高的塔楼,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建筑之一,现成为法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

  另一个因文艺复兴巨人达·芬奇而闻名的城堡就是克洛·吕斯城堡。1516年,时年64的达·芬奇应国王弗郎索瓦一世的邀请,来到昂布瓦兹,并接受了国王赠送给他的克洛·吕斯城堡和每700金埃居的俸禄。弗郎索瓦一世要求他在昂布瓦兹自由地想像,无拘无束地创作。除了作画外,艺术大师还经常在森林里漫步,去周围的古堡、城镇旅行,他的灵感也随着其脚步来到了卢瓦尔河沿岸。达·芬奇大部分时间用在授课和创作上,主要涉及天文、物理、建筑学、医学、军民用设施以及宫殿和香堡的设计。另外,达·芬奇策划和组织晚会的才能也在昂布瓦兹皇家城堡得以发掘,1518年他策划完成了未来法国皇后的父母的婚礼晚会,名为“天堂节日”并博得国王赞誉,晚宴上还对天体运行进行了展示。达·芬奇和弗郎索瓦一世是忘年交,国王甚至称艺术大师为父亲。151952日,达·芬奇在昂布瓦兹去世。根据其遗愿,达·芬奇被安葬在昂布瓦兹皇家城堡。如今,他的墓被安置在城堡的圣·于拜皇家礼拜堂里。

  作为法国文化的传承地,卢瓦尔河畔城堡林立,风格各异,但最美丽和富传奇色彩的城堡无疑当属舍农索城堡。

  该城堡主体建筑坐落在卢瓦尔河支流的一座桥上,绿水掩映间极富浪漫情调。舍农索城堡是法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同时它又因历任主人都是法国历史上有名贵妇而得到“妇人城堡”的美誉,其中最出名的一位便是亨利二世的王后卡特琳娜·德·美第奇。由于曾发生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里至今仍是法国姑娘们最喜欢参观的城堡。该城堡殷柔、典雅、高贵,富有魅力的建筑、装饰和浪漫的法式花园更使其成为卢瓦尔河谷最受青睐的城堡之一。此前,城堡雏形只是在卢瓦尔河分支的谢尔河床上和在古老水车旁边的一个方形建筑,后由法王路易十二和弗朗索瓦一世资助而扩建。

  舍农索城堡曾一度成为法国多个王朝的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这首先与卡特琳·布理高勒密不可分的。卡特琳是诺曼底财政长官托马·波耶的妻子和财政大臣纪尧姆·布理高勒的女儿。这些人代表着王国财政管理的最高层。在卡特琳的影响下,城堡首次列入国家资助管理项下。由于个性强烈、修养高雅和财富丰厚,她对领地进行了全面的精心管理。卡特琳夫妇去世后,弗郎索瓦一世国王将城堡划到皇家名下,变成皇家财产。

  在亨利二世时期,该城堡又变为私有财产。亨利二世将城堡送给深受其宠爱的情妇戴安娜·德·普瓦(1499-1566)。戴安娜是法国宫廷主管大臣路易·德·普瓦捷的妻子,也是瓦伦天努瓦女公爵,还是王后的女官。她美丽、聪慧且具经营头脑,使得亨利二世对其宠爱有加1547年,亨利二世为了感谢戴安娜的丈夫对王室的效忠,把舍农索城堡赠送给了戴安娜。城堡的新主人充分利用身边经验丰富的管理顾问不断巩固和扩大着她的财产,使得舍农索城堡最终成为符合她荣誉的完美之物。当时,舍农索城堡是法国最瑰丽最现代的城堡,尤其是栽种了各种花卉、树木和意式喷泉的花园令人羡慕不已1559年,亨利二世在一场竞赛中被他的苏格兰卫队队长杀死,遗孀卡特琳娜·德·美第奇便从戴安娜手中重新夺回了舍农索城堡。

  入住舍农索城堡后,卡特琳娜·德·美第奇1519-1589)进一步发展了前任主人的扩张风格,扩建蚕场、扩大纺丝规模,在奥尔良开创了风行一时的织品“王后面料”。另外,在经过重组组合农场、磨坊、森林等土地结构后,她还修建更加奢华的园林、引进柠檬树和桔树、繁殖小灌木林、增加岩洞、作坊和喷泉。其中,横跨谢尔河的华丽长廊就是她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当时受文艺复兴之风和达·芬奇的影响,卡特琳娜决定扩建城堡,一条极具弗罗伦萨风格的长廊在若干年后跃然立于卢瓦尔河支流歇尔河床之上,如今成为了舍农索城堡的点睛之笔。另外,当时大规模的宴会庆典活动也将城堡的艺术氛围带到了最高境界。而大仲马笔下名作《玛戈皇后》的母亲就是卡特琳娜。卡特琳娜是弗郎索瓦二世、查尔斯四世和亨利三世的母亲,她野心勃勃、独裁专政,聪明而狠毒,此间许多众所周知的政治纷争也因其而发。她是城堡的3位女主人,也是最飞扬跋扈的一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卡特琳娜把舍农索城堡以及城堡生活推向奢华的顶峰。

  后来,卡特琳娜将城堡给了亨利三世的王后、她的儿媳妇路易斯。当亨利三世被暗害之后,路易斯王后便隐居在此,聊度余生,并终身为丈夫守孝,春夏秋冬只着法国王室的服丧白色衣饰,被称为“白衣夫人”。

  18世纪舍农索城堡的第5位女主人是19世纪法国著名女小说家乔治·桑的祖母路易丝·杜宾。杜宾夫人美丽、温柔,活了93岁,她乐于结交文人墨客,并在此接待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年轻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来到舍农索城堡后便爱上了城堡女主人,并在此完成了名著《爱弥尔》,可惜他的爱慕并未被接受。

  城堡的最后一位女主人是拜娄斯夫人。她于1864年购下城堡,并倾注全部精力和财力对之加以修复保护。她改进了卡特琳娜督建的部分花园,并保留由戴安娜设计的花园和石桥以及卡特琳娜在桥上建的双层拱廊。

卢瓦尔河畔传承着法国厚重的文化,其城堡折射着法国文艺复兴史,众多城堡堪称杰作。200011月,卢瓦尔河畔的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与长城、金字塔、巴黎圣母院等享有同样声誉。从此,与法国王室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遗产——卢瓦尔河畔城堡群得到了更加悉心保护。

二、中世纪法国的建筑艺术

1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建筑艺术犹如一朵奇葩,在法国中世纪灰暗的艺术空间拉起一串艳丽的风景线。一批脱离农业生产的民间艺人、匠师开始出现,从事建筑艺术创作。

1012世纪,罗马式建筑艺术十分流行,主要用以教堂的建筑和装饰。罗马式建筑是以古代罗马建筑为基础,综合日耳曼和东方建筑艺术的特征而形成的新的建筑形式。罗马建筑的特点是门窗上部都用半圆形拱顶,石壁坚厚,屋顶圆起。柱子粗大,窗户窄小,室内光线暗淡。室内广阔的墙壁上,饰以大量宗教题材的壁画,并广泛使用雕塑装饰。建筑外形类似封建城堡,建筑物前后往往配置碉堡似的塔楼,以防外敌入侵或起义农民的攻击。这类建筑多为教堂,主要以其坚厚、敦实的形体显示教会的威力。使人望而生畏,以微弱的光线使信徒产生隔世之感,增强虔诚之心。罗马式建筑艺术以法国为中心,影响西欧各国,杰出的作品有安高莱姆教堂、康边三圣教堂等。

12世纪末叶开始,法国北部城市兴起了哥特式建筑艺术,并流行于西欧各地。哥特式建筑艺术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由于城墙的防护,不需要砌设坚厚的墙壁。同时,由于教堂社会意义的加强,常常需要在里面举行城市典礼等公众活动,加之不少教堂附设学校、图书馆等,因而要求内部高大、宽敞和明亮,能容纳较多的人。随着教会神秘主义的发展,又要求在光线、颜色、高度上加以改进,以衬托宗教的神秘感,因此,哥特式建筑在改进罗马式建筑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尖形拱门,高耸的尖塔式屋顶。薄墙壁,细圆柱,大门窗,光线充足。

哥特式教堂内部,一切暗示重量、厚度等物质世界的成分都被压缩,它高耸的塔尖,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门窗彩色玻璃的明暗光线交错,加之各色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像、雕花,都有助于使人感到神权的至高无上,产生惊奇和神秘的心情,及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哥特式教堂是文艺复兴前法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巴黎圣母院、夏特尔教堂、兰斯大教堂和亚眠教堂等都是典型作品。

三、法国大学艺术类专业排名介绍

1.巴黎美术学院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Beaux-arts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是由法国文化部管辖并属于高等专业学院性质的国立高等艺术学院,是世界最为杰出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学院作为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博洛尼亚美术学院之后的世界第三所美术学院。

作为全世界顶尖殿堂级的美术学院之一,不仅在全世界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影响广大,在中国美术界影响也最为深远,中国的老一辈油画家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梁、潘玉良、刘海粟、刘开渠、吴冠中、李风白等名家就毕业于这所学校。

巴黎美院在经历了三百年的风雨洗礼之后依然静静的屹立于塞纳河左岸,她见证了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美院内那些被法国红卫兵打断胳膊、打掉头的古典雕塑,还叙述着特别的故事;它的那个阶梯教室内既没有造型也没有装饰的木板凳子,也记录了它悠久厚重的历史。某种意义上来讲,巴黎美院早已不仅仅单纯作为一个教育、展览和沟通交流的国家机构而存在,她更是作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艺术文化遗产而存在。

2.敦刻尔克美术学院 Ecole régionale d-art de Dunkerque

敦刻尔克美术学院为法国25所公立美术学院之一,所颁发文凭为法国国家文凭,全世界认可,专业学习每年只需450欧元左右注册费。敦刻尔克美术学院在文化部的教学监督下,自1984年起,颁发两个高等教育文凭(长期):DNAP国家造型艺术文凭”,三年;DNSEP国家高等造型表现文凭”,五年。敦刻尔克美术学院享受敦刻尔克市政府的补贴及文化部和北部-加来地区文化委员会的财政补贴。

敦刻尔克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自制力,发展一项独特的艺术工作并使自己作为造型师的个性不断成熟。

3.巴黎凡尔赛美术学院 Ecole des Beaux-Arts de Versailles

法国凡尔赛美术学院创立于1795年,是举世瞩目的“法兰西学院派”画风的发源地和欧洲宫廷御用画家的贵族学校。在1817年以前,凡尔赛美术学院的学院派风格与枫丹白露自然画派针锋相对,在世界艺术上发挥影响巨大。

凡尔赛美术学院坐落于巴黎西部的凡尔赛镇,紧邻著名的法王路易十四行宫——-凡尔赛宫。1817年,学校由私立转变成地方公立艺术学校。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正式成为国立造型艺术学院,隶属于法国文化部,拥有一支专业而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长久以来,依凭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创作家的教试队伍,培养出了众多的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学院主要培养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方面的人才。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使学院充满了活力和世界多种艺术文化交流的氛围。

4.勒芒美术学院 Ecole superieure des beaux-arts du Mans

法国勒芒高等美术学院是一个以艺术专业为主并注重由艺术家进行艺术传授的教学、研究和创作场所。教学结合传统艺术表达方式与最新技术实践,注重艺术职业实际应用。

勒芒高等美术学院为市立学校提供高等艺术教育培养,其使命与所有受法国文化部认可和批准的艺术院校相同,有资格颁发三年制和五年制国家文凭:“造型艺术国家文凭”、“造型表现高等国家文凭”和“艺术与技术国家文凭”。

学院邀请许多艺术家或设计师、哲学家担任教员;也举办各类展览和研讨会,并请学生参与组织工作。师资队伍由以艺术家为主体的艺术专家组成,既从事研究,又富于实践经验。

艺术专业拥有各类专题工作室,如:素描、雕刻、绘画、排版、雕塑、木材、金属、铸铁、陶瓷、铸模、摄像、音响、摄影、电影、电脑美术图案、多媒体等等。普通文化课程和讲座在阶梯教室进行。

5.里昂国立美术学院 Ecole Nationale des Beaux-Arts de Lyon

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院cole Nationale des beaux-arts de Lyon是一所著名的国立高等艺术院校,由里昂市政府直接管理。该学院师资雄厚,教学质量极高,名声赫赫。学院作为研究与实验机构,面向当代艺术的实际情况,以实现高水平职业化教育为办学目标。

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院创办于1756年,是法国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美术学院之一。2007年里昂美院搬迁到里昂索恩河畔的subsistance城堡。新的里昂美院现有建筑面积几万平方米,包括阶梯教室、生产设计车间、展示大厅、图书馆、资料库等,用以完成艺术教学和研究任务。学院作为研究与实验机构,面向当代艺术的实际情况,以实现高水平职业化教育为办学目标。

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音乐教育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闻名海外。法国还是古典音乐的殿堂,每天,100多场全国各地上演的音乐会给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四、法国艺术教育体系

法国艺术院校数量众多,根据其附属机构,颁发文凭和提供的课程不同被分为不同种类。

在法国从中学就可以开始接触艺术课程,既可以是通过普通学校的艺术选修课,也可以通过专业学习,比如应用艺术中学专业文凭。之后经过预科准备课程或直接参加学校选拔考试,进入艺术院校就读。艺术教育院校有公立私立之分,颁发国家文凭与学校文凭,同时涵盖从高中毕业会考到硕士同级学位。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法国目前共有40多所大小公立美术学院。 其中一些学校在不同的城市设立校区,这类学校整合了几所地区性美术学院,形成了一个团队联盟。比如布列塔尼高等艺术学院,由四所美术学校联盟组成:布雷斯特高等艺术学院,洛里昂高等艺术学院, 坎佩尔高等美术学院,以及雷恩美术学院,联盟后4所学校统一使用布列塔尼高等艺术学院的名称,下设布雷斯特,洛里昂,坎佩尔,及雷恩四大校区。

在法国的40多所公立美术学院中,6所为国立美术学院(BOURGE CERGY-PONTOISEDIJONLIMOGE-AUBUSSONNANCYNICE) 其余则为地区性美术学院。 每所美术学院大概有100350名学生。

除了文化部旗下院校,隶属于法国教育部的各所大学也提供广泛的艺术教育课程,颁发从造型艺术到应用艺术专业的学士学位文凭。这些艺术课程与专业艺术院校的有显著区别,更偏重理论的教学,并要求学生对其专业艺术实践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不仅仅是综合性大学,部分国立学院也拥有艺术系。这些学校的艺术教育通常比较基础,但其教育质量相当高,比如加香高等师范学校(ENS Cachan)的设计系和里昂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师范学校的造型艺术和艺术科学专业。

除以上这些之外,公立教育还提供其它的选择,例如颁发高等技术文凭(BTS)或艺术职业文凭(DMA)的职业教育。统计共有13种不同的艺术职业文凭和11种高等技术文凭属于艺术类范畴。这两种文凭均可两年获得,取得此文凭后学生可继续深造,再通过两年的学习获得高等应用艺术文凭(DSAA)。

国家艺术与技术文凭(DNAT)相当于学士文凭,颁发给三年期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一般来说,第一年通常为理论学习,以给后面的课程打下基础。第二年开始侧重实践,同时学生开始选择专业,在第三年进行专门的学习。

而国家高等造型艺术文凭(DNSEP)相当于硕士文凭,在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后在欧洲得到广泛认可。第一批被全欧洲承认的此类文凭将于2012年发放。同时它也是法国国家承认的最高级别类文凭。要取得此文凭,学生需在两年内完成大量实习,深化实践他们在前三年学习的知识与技巧,并最终确定其职业发展方向。

此外在这些学校中个别还提供另一种文凭,即学校文凭(diplôme universitaire ) 这其中包括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国立高等工业设计学院(ENSCI), 国立高等美术学院(ENSBA),还有阿尔勒国立高等摄影学院。得益于这些学校显赫声名,其文凭在这些专业领域内颇具分量。

公立美术学院的学习分为短期(共3年)与长期学习阶段(共5年):在第一年公共启蒙学习后, 经过一段为期两年的短期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家技术文凭(DNAT BAC+3等同国内本科文凭)。在一年启蒙学习后,学生也可以选择长期学习阶段,第一期两年,可获得国家造型艺术文凭( DNAP BAC +3)。 第二期同样是两年,可获得国家造型表现文凭(DNSEP BAC +5等同国内研究生文凭) 并非每一所公立美术学院都设有以上3种文凭,大部分学校颁布DNAPDNSEP文凭, DNAT文凭较少见,大概有十几所学校设相关专业。

五、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

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1957年由法国文化和通讯部设立,用于表彰全世界在艺术或文学领域享受盛誉,或对弘扬法国和世界文化作出特殊成绩和杰出贡献的法国人及外国人,是法国4种部级荣誉勋章之一,也是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的最高荣誉。

勋章的丝带绿色配有四条白间条,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司令勋位(Commandeur)”、“军官勋位(Officier)”及“骑士勋位(Chevalier)”。

勋章等级

勋章的丝带绿色配有四条白间条,分为三个等级:

最高等:Commandeur,“司令勋位”;

第二等:Officier,“军官勋位”;

第三等:Chevalier,“骑士勋位”。

六、为艺术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lart pour lart)口号是法国人的发明。但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是对康德与席勒美学的一种粗浅而通俗的表述。我们知道,德国古典美学深奥的思辨性与晦涩的语言,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备感艰难,而“为艺术而艺术”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此。它汲取了德国美学的要义与精髓,又除去其繁琐的细节,以精炼的法语铸造成一句响亮的口号,成为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一面醒目的旗帜。

(一)简介Art for Art' sake L'art pour l'art

19世纪法国文学的重要潮流,对于后来的法国文学影响深远,不但直接影响帕尔纳斯派,而且也影响象征主义和现代法国文学。

(二)相关资料

19世纪30年代以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逐渐演变为不同的倾向,其中一种倾向就是所谓“社会小说”。乔治·桑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小说和雨果的《悲惨世界》等,都是这种“社会小说”的代表作。与此同时,出现了与“社会小说”对立的倾向,它反对文学为现实生活所限制,反对文学艺术反映社会问题,反对文学艺术有“实用”的目的。这一种倾向成为“为艺术而艺术”的潮流,在19世纪末叶的法国文学上曾经占过短时期的优势。

1832年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在他的长诗《阿贝杜斯》的序言中宣称:“一件东西一成了有用的东西,它立刻成为不美的东西。它进入了实际生活,它从诗变成了散文,从自由变成了奴隶。”18345月,戈蒂耶为他的小说《莫班小姐》写了一篇长序。他认为:“只有毫无用处的东西才是真正美的;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因为那是某种实际需要的表现,而人的实际需要,正如人的可怜的畸形的天性一样,是卑污的、可厌的。”这篇序文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宣言。

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美学观点的具体实践是他的诗集《珐琅与玉雕》(1852)。这部诗集为帕尔纳斯派诗人奉为艺术典范。1857年,在这部诗集重版时,戈蒂耶在集中增加了一首结论式的诗,题为《艺术》,大意如此:人间的一切都是过目烟云,昙花一现,只有艺术是永恒的;连天上的神明都会灭亡,可是高妙的诗句永垂千古,比青铜更为坚硬。

(三)发展历程

19世纪30年代以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逐渐演变为不同的倾向,其中一种倾向就是所谓“社会小说”。乔治·桑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小说和雨果的《悲惨世界》等,都是这种“社会小说”的代表作。与此同时,出现了与“社会小说”立的倾向,它反对文学为现实生活所限制,反对文学艺术反映社会问题,反对文学艺术有“实用”的目的。这一种倾向成为“为艺术而艺术”的潮流,在19世纪末叶的法国文学上曾经占过短时期的优势。

1832年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在他的长诗《阿贝杜斯》的序言中宣称:“一件东西一成了有用的东西,它立刻成为不美的东西。它进入了实际生活,它从诗变成了散文,从自由变成了奴隶。”18345月,戈蒂耶为他的小说《莫班小姐》写了一篇长序。他认为:“只有毫无用处的东西才是真正美的;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因为那是某种实际需要的现,人的实际需要,正如人的可怜的畸形的天性一样,是卑污的、可厌的。”这篇序文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宣言。

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美学观点的具体实践是他的诗集《珐琅与玉雕》(1852)。这部诗集为帕尔纳斯派诗人奉为艺术典范。1875年,在这部诗集重版时,戈蒂耶在集中增加了一首结论式的诗,题为《艺术》,大意如此:人间的一切都是过目烟云,昙花一现,只有艺术是永恒的;连天上的神明都会灭亡,可是高妙的诗句永垂千古,比青铜更为坚硬。

“为艺术而艺术”的诗歌要求形式上的整齐完美;用严格的、古典诗的格律,经过细磨细琢、雕词凿句的一番功夫,表现客观事物的外形美;诗人在作品中不能流露自已一丝一毫的感情。

“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戈蒂耶是公认的帕尔纳斯派的前驱。帕尔纳斯派的主要诗人邦维尔在他的《法国诗歌格律简论》(1872)中,勒孔特·德·李勒1887年在法兰西学院的演说《雨果颂》中,都发挥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中心思想。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象征派诗人瓦莱里在他关于诗歌的言论中,还提出诗歌艺术的目的在于它本身,而不在任何其他作用,所以他说:“一句诗并没有别人强加于它的意义。”

(四)评价

“为艺术而艺术”的诗歌要求形式上的整齐完美;用严格的、古典诗的格律,经过细磨细琢、雕词凿句的一番功夫,表现客观事物的外形美;诗人在作品中不能流露自己一丝一毫的感情。

“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戈蒂耶是公认的帕尔纳斯派的前驱。帕尔纳斯派的主要诗人邦维尔在他的《法国诗歌格律简论》(1872)中,勒孔特·德·李勒1887年在法兰西学院的演说《雨果颂》中,都发挥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中心思想。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象征派诗人瓦莱里在他关于诗歌的言论中,还提出诗歌艺术的目的在于它本身,而不在任何其他作用,所以他说:“一句诗并没有别人强加于它的意义。”

上一条:法国艺术歌曲历史简介
下一条:法国文学简介

关闭